馮舒年給錦繡比了個大拇指:“好樣的!”
錦繡坦然的接受了兒時小伙伴的夸獎,壽伯笑呵呵的看著三人鬧騰,有了馮舒年,一個人嘰嘰喳喳的,像是院子里進來了好幾個謝六。
壽伯一行人來的突然,但也只是對錦繡來說,其他人顯然早就收到了消息,接風宴早早地備起來,笑呵呵的迎接這位對元家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老人。
名義上,壽伯是元家的大管家,這兩年元老爺已經(jīng)不管事了,整天圍著兒子打轉(zhuǎn),元家匯通南北的大生意,幾乎全是由這位老人說了算。
這位怕是整個元家,除了元老爺外,最清楚元家到底有多少產(chǎn)業(yè)的人。
實際上,壽伯是元老爺從死人堆里扒出來的,兩人年少時相依為命,一起面對商場的陰謀算計,打拼出一番家業(yè),到了如今,壽伯孑然一身,依舊為元家勤勤懇懇的服務。
元家的所有孩子,都是壽伯看著長大的,壽伯對元家人來說,就像是一個溫和的長者,沉默寡言,不管人在哪里,只要一轉(zhuǎn)身,他就像元老爺元夫人一般,總會站在那里,用眼神靜靜地鼓勵著你。
壽伯總說他這輩子離不開元家,實際上元家人又如何能離開他呢?都是一家人。
老爺子敬重壽伯的品行,家宴上難得出席了一次,和壽伯說了幾句話,兩個老家伙不知聊到了什么,有說有笑,一壺茶,一碟花生米,嘮嘮叨叨的就將一桌人給撇下不管了。
倒是謝六和定王,意外的跟馮舒年合得來。
這么多年過去,馮舒年比當初那個小胖墩看起來更有喜感,圓圓的腦袋配上圓溜溜的肚皮,說起吃的,能把簡單的街頭王阿婆家平平無奇的胡餅,說的人嘴里口水泛濫,忍不住也想去嘗嘗那個滋味兒。
錦繡湊過去一聽,就見馮舒年用胖乎乎的手比劃著一個腦袋大小的圓盤道:“就是這么大個兒的芝麻餅,撕成指頭大小的小塊兒,倒進熱油中,滋啦一聲,炒至金黃,加入辣椒粉,撒上幾粒蔥花,空氣中都是濃郁辛辣的氣息,盛出來放入瓷白的碟中,金黃,翠綠,乳白,嘖嘖,隔壁小孩兒都饞哭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