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困馬乏,吃什么都香。張宗堯侍奉曾國藩吃過晚飯,曾國藩對他十分滿意,隨口問道:“你守這處厘卡,每月進銀多少?”
張宗堯胸有成竹,說道:“回大帥的話,卑職這處厘卡,位于湖北、江西兩省交界處,又處在咸寧、通山、興國、武寧4縣的中心,是處要緊的地方。
“按糧臺立下的規(guī)矩,這處厘卡每月應進銀3百兩。”
曾國藩聽出了些弦外之音,把目光投向張宗堯,問道:“應進銀3百兩,實進銀多少?實際征收又有多少?”
湘軍以書生帶兵,委派到糧臺、厘卡上的官吏也以書生為主。同時,湘軍非常抱團,也非常排外。負責龍港厘卡的張宗堯,便是個湖南籍的生員。
書生知廉恥,也知氣節(jié)。張宗堯聽說過曾國藩的脾氣,也被他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所打動,決心向他坦白,便說道:
“大帥,糧臺索求甚嚴,說每月進銀3百兩,就必須進銀3百兩。但實際上,龍港地處交通要道,常有湘軍軍官經(jīng)過。
“中途飲食、住宿,多由厘卡照應。這里面的費用,都要有厘卡支出?!?br>
和前朝1樣,清朝官員也可以使用驛站,食宿皆免費。但湘軍是私兵,大部分軍官都不算正式官員,因而也就不能使用清朝的郵驛系統(tǒng)。
聽到這兒,曾國藩眉頭1皺,對劉蓉說道:“霞仙,1會兒算1算這頓飯吃了多少錢。我們補給厘卡,不能讓宗堯為難。”
張宗堯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忙說道:“大帥,何必如此!你辛苦廉潔,我們底下都清楚。這頓飯,就算我們厘卡十幾位兄弟的1片孝心?!?br>
曾國藩卻堅持付錢,說道:“我是大帥,我?guī)ь^交錢,你的差事就好辦些。厘卡上還有什么難處,請你151十告訴你。”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