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鑒于日本國力,其戰(zhàn)爭目的素來是為了達成割地賠款的目的,并沒有長期持久戰(zhàn)的能力。在最初的3-6個月之中,我軍將面對日軍猛烈的進攻。這種進攻是日本攻擊力的頂峰。隨著日軍進攻失敗,實力消耗。其進攻力量將不可避免的弱化。
五、我軍主動進攻的行動,將在一定時間內激發(fā)日本國民的戰(zhàn)爭熱情。隨著大量消耗,日本國內物價會快速提升,生活成本增加,稅收也會增加。民眾對戰(zhàn)爭的熱情會快速消散。
當日本完全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之時,國內政局將快速動蕩。內外條件都決定,日本不得不承認無法打贏戰(zhàn)爭的事實。最終迫使日本不得不與東北政府簽署停戰(zhàn)協(xié)議。
4各位同志根據本指令而下達的所有命令必須基調一致,即本軍事行動是為了獲得解放全中國時期的戰(zhàn)略空窗期而進行的防御性戰(zhàn)爭。
參加早期準備工作的軍官應以文明黨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為主。其他有關人員則盡可能的先進行政治思想教育。
本首發(fā)站點為:塔讀app
部隊中政治部要在士兵中進行國情教育,尤其是在從關內北方省份前來東北的移民家庭中征召的士兵,尤其要重視國家歸屬感,國家未來發(fā)展,個人命運與國家之間關系的教育。以使戰(zhàn)士們理解為誰而戰(zhàn),為何而戰(zhàn)。
軍委等候同志們報告你們根據這一指令制定的具體計劃。東北人民解放軍各軍種應將各自的準備工作計劃包括時間安排向軍委報告。
寫完之后,何銳又幾遍,修改了一點內容。便在文件最后簽署下自己的名字:文明黨軍事委員會主席何銳。
機密文件自有其安排流程。何銳已經無需關注,站起身走到窗邊,何銳背著手看向窗外。由于安全的要求,何銳的辦公室是完全看不到外面,外面也看不到何銳的辦公室。映入何銳眼簾的乃是一片綠樹,以及警戒的崗哨與哨兵。
終于走到這一步了么?何銳突然覺得有些疲憊。在1915年前,何銳就已經準備了好多年。這些年中,何銳考察這個世界,也在錘煉自己的三觀。
從1915年到現在,轉眼就過去7年了。本該漫長的時間,在為了完成制度構架的無數細致工作中,轉眼就過去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