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我看姚兄你才有些德不配位!這些年不知有多少才學匪淺的小輩遭你打壓,從此消沉下去喪失文志,你這般嫉賢妒能……”
他這次是動了真怒,說到后面竟是有些不過腦,以至于坐在一旁沉默不語的王獨秀嚇得連忙起身喝止。
“夠了!李兄你今日可是有些著相了!在場這么多人看著,你這般豈不是丟了我鄭國大儒的臉面?”
隨即王獨秀又轉頭看向姚川。
“還有姚川兄你,此事你做的也不對,我等都是聽學生說起過那林姓小子所作的詩詞,那般水準乃是毫無疑問的甲上,怎到了你口中便是粗俗不堪之物?”
……
鬧劇結束,鄭國大儒這桌各自端坐沉默不語,氣氛安靜的詭異。
柳婧嫣也帶著兒子周元明坐到鄭國此次前來觀賞詩會的官員貴族那桌,這行人明面上是觀賞詩會,實際目的還是試探大明實力和態(tài)度。
故柳婧嫣與他們不同道,便也相顧無言,各自客套起來。
而在其長桌沿河往上,同樣有一群白發(fā)白須老者對坐。
不同的是,他們所穿的儒袍為珍珠白色,與鄭國的深青色對比明顯。
這群便是大明在詩詞一道上有所造詣的大儒。
并且大明與鄭、靖兩國風氣相差甚遠。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