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雖然說不少人對于陳鼎的迂腐很是不喜,但是有一點卻是不得不承認(rèn),陳鼎為人古板、食古不化,但是卻是為官清廉,乃是最適合的戶部尚書的人選。
如果說換做其他人來執(zhí)掌戶部的話,單單是想一想戶部如今的庫銀存糧便讓人一陣心跳加速。
無論是天子還是內(nèi)閣之中幾位閣老,無論是誰都不放心將戶部交給其他人,也只有古板而又清廉的陳鼎坐鎮(zhèn)戶部,大家才能夠放心。
現(xiàn)在陳鼎既然開口保證糧草問題,大家自然是不擔(dān)心其他,所要考慮的便是如何調(diào)兵遣將了。
韓坤、程向武等軍中將領(lǐng)這會兒也都被請來同楊一清幾位閣老一同商議此事。
這要是以往的話,權(quán)利皆在文官集團的手中,任何戰(zhàn)事皆同這些武勛沒有什么關(guān)系。
身為武人,在朝堂之上已然是喪失了話語權(quán),淪為了文官集團的提線木偶,一切都有這些文人來謀劃。
但是隨著武勛集團崛起,朝堂之上,文武雙方相互制衡,武勛的力量已然同文官集團達(dá)成了一個平衡,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說少了武勛集團的代表的話,恐怕到時候兵部的調(diào)令到了五軍都督府卻未必能夠下道軍中。
五軍都督府本身便是大明天子特意用來制衡兵部,文武相互制衡的一種手段,無論是韓坤還是程向武這些軍中巨頭,皆在五軍都督府當(dāng)中掛職。
楊一清看向程向武、韓坤幾人,緩緩道:“幾位將軍不知可有什么話要說嗎?”
韓坤同程向武幾人對視了一眼,就聽得韓坤笑道:“我等相信首輔大人,首輔大人若是有什么吩咐的話,盡管下令便是?!?br>
在韓坤看來,楊一清也算得上是武勛集團的代表,所以便沒有多說什么,直接便表示對楊一清的支持態(tài)度。
楊一清看向其他幾人,如程向武幾位武勛,皆是如同韓坤一般,對楊一清頗為信服。
這要是換做是陳鼎又或者是沒有什么軍功在身的王華等其他的閣老的話,只怕韓坤他們就不會這么好說話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