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聽完于喬的講述,頓時臉色大變,他眼露驚色,不由看了一眼這白鶴庭的大堂內(nèi),似乎是想找找于喬方才說的那位“孟兄”,然后好親眼見識一下這位“孟兄”到底是何等人物!居然能讓一個破落戶如此被縣中權(quán)貴子弟如此眾星拱月?
不過,既然能做出鄉(xiāng)試榜上題名的文章來,王沂固然其心胸不大,但他的反應(yīng)還是很快的。
隨即,他便意識到自己這樣做不妥,于是王沂便假意嘆了口氣,然后語氣略顯悲愴的說道:“原來叔父和嬸嬸已然遭遇了不幸,于秀才節(jié)哀順變。”
于喬聞言,嘴角立時就忍不住抽了下。
雖說于守田確實是沒了,但他娘親還好好的啊!就是目前的狀態(tài),邪異無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朝著陰神轉(zhuǎn)變的緣故。
不過于喬卻沒把這話說出口,而是跟著王沂一塊兒嘆了口氣。
王沂見狀,便又說道:“于秀才,孟兄特意為了你,而舉辦了這一場酒宴,你此時喪著臉,終歸是不太好?!?br>
說完了,或許是王沂覺得自己這番話太露骨了,有些暴露出自己想要認(rèn)識一下這位“孟兄”的心思,就干咳一聲,指了指自己說道:“于秀才,想來當(dāng)日王某的落魄,你也是瞧在眼里的,而王某那日會那般落魄,并非沒有緣由。所以,于秀才,在這里,你還是要高興一些才是。這是王某的忠言,因為這也是王某曾經(jīng)的切身體會!”
“哦?”于喬故意含糊地應(yīng)了一聲,他眼底則有精芒閃爍,他特意接近這王沂,不就是為了親耳聽王沂說說他自身的來歷嗎?
聽到于喬這般應(yīng)了一聲,王沂覺得眼下的于喬,和他能算是“同是天涯淪落人”,于是便說道:“我與于兄一見如故,那么這些事說給于兄聽,也是無妨的?!?br>
到了這兒,王沂直接改了對于喬的稱呼。
于喬聞言,便立即拱手回道:“王兄。”
這一聲“王兄”所代表的意思和之前那一聲不同,之前那一聲是在人前,于喬那一聲“王兄”只是客套,因此王沂才回一聲“于秀才”。而眼下,兩人是在私下里交談,這一聲“于兄”和“王兄”,百年是在間接承認(rèn)兩人的好友關(guān)系。
不過,嘴上是這樣說,兩人心底是如何想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