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呢,這趙光義出來后,就對等待的大臣說道趙匡胤已經(jīng)駕鶴西去,在臨死之時,這趙匡胤已經(jīng)將皇位傳給了自己。”蘇瑜淡淡說道。
“什么?怎么會這么輕松?這不符合常理啊?!碧K瑜才剛剛說完,李世民就下意識的說道。
“蘇瑜,這個事情是不是有什么隱情呢?你說的這也太平和了,這其中必然有問題!”戴胄皺起眉頭,魏征,房玄齡,王圭等人也都一臉不解。
他們可都是親身參與過玄武門之變的老人,對于這皇家的爭斗都有過切身體會,覺得這事情肯定沒有蘇瑜說的這么輕松。
“眾位猜測的對,關于這一夜,有個典故叫做燭光斧影,就是對這一夜事情的猜測。”蘇瑜笑著說道。
“燭光斧影?”李世民以及眾文官聽到這個名字,都是感覺后背發(fā)冷,隱約間猜測其中的變故。
“具體是這樣的,當晚這趙匡胤病重,皇后讓伺候趙匡胤的太監(jiān)去傳召皇帝之子進公議事。結果,皇帝之子還沒來,就看到趙光義來到了內殿當中,皇后立刻就明白了出事了,向著趙光義祈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碧K瑜將事實復訴道。
眾人聽到這里,都不覺寒毛直豎,覺得這其中詭變實在太出乎人意料,只有李世民瞇著眼睛,好像在思考什么。
“這趙光義見到皇后哭泣,當下說道,共保富貴,勿憂亦。然后就進入了內室,不多久,宮內之人就有聽見兩人爭辯之聲,還有人見到燭光之下,趙匡胤手持斧頭似是要去砍趙光義,而這趙光義做出躲避之狀,一夜之后,趙匡胤就忽然死去,趙光義按照遺照繼承了皇位?!碧K瑜說完看著李世民。
“實在是太離奇了,我怎么覺得這趙光義不是啥好東西呢?”
“為什么是趙匡胤拿著斧頭去砍趙光義?我怎么覺得應該是趙光義拿著斧頭去砍趙匡胤才對啊?!?br>
“這趙光義應該是蓄謀已久,甚至這太監(jiān)可能都已經(jīng)被趙光義給收買!”
眾多大臣和學子們聽了這個故事也是愕然不已,紛紛猜測。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fozwsp.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