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周良安這種的上輩子不知道吃了多少次,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rèn)為,烤全羊就應(yīng)該是那個獨有的味道,胡椒、孜然、辣椒面等組合調(diào)味料的香辣味。
不是刻意要做成那個味道,而是只有在這種重口味之下才能將它本身的騷味給壓下去,讓許多口味挑剔的人能夠接受,并且愛上。
“老板,真要不了那么多錢,外面的販子到我們這里來收羊,按毛重,1塊8一斤,一頭羊子能賣50塊錢就謝天謝地了?!?br>
周良安吃了兩口之后就沒什么興趣,點了支煙,“在三壩的時候你吃羊肉火鍋沒?”
白宇點點頭,“差不多一頓要吃50來塊錢,大概有三斤多的肉,5斤生肉的損耗能有三斤多一點?!?br>
“那你給算算一斤生肉賣了多少錢一斤呢?”
小學(xué)生都會算的數(shù)學(xué)題,一斤生羊肉差不多要賣十塊錢。
難道周良安是用這個當(dāng)借口,證明自己剛才那1000塊錢給的不多嗎?
何同知沒著急著問,更沒有打算走兩岸,他想看看周良安這番話背后還隱藏著怎樣的深意。
白宇說,“那是在城里,城里人能掙著錢,他們約著三五好友出去打平伙AA制,就算三個人吃50塊,一個人也才十幾塊錢,他們能夠負(fù)擔(dān)得起?!?br>
“再說羊販子從咱們的山溝溝里把羊拉出去,總還得算上成本和加工費,一頭羊的毛豬能賣到兩塊,我們族人就能笑啦!”
價差正是來自于地域的差異,中間的販子正是利用這樣的地域差異來從中間賺取差價,這本來就是生意很好理解,而周良安并不是要對他們普及價差的由來。
“我是想告訴你,如果城里的人到你們這個地方來吃羊肉,城里如果賣10塊錢一斤,你這兒賣8塊賺不賺?”
“賺,肯定賺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