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來說,好像除了金銀財寶,珍玩玉器,古董字畫,還真沒什么好送的。
錦繡這么想著出了老爺子院子,一路行至書房,恰巧下人來報,說是南邊兒送來的書信到了。
一般家里把出繡和楚舟還有時丹陽那邊送來的書信,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南邊兒送來的,算日子剛好到了南邊兒商隊返回的時日,一般情況下,兩邊都會給錦繡捎家信,有事說事,沒事嘮嗑兒,也是幾人能常年維持感情的關鍵因素。
錦繡不緊不慢的處理完公務,慢悠悠打開時丹陽的來信,讀著讀著臉上的神色隱隱有些興奮,朝門外喊來小廝一問:“時老爺讓人送來的東西呢?”
小廝恭敬的回答:“好幾個密封的大陶罐,來人說要陰涼存放,已經(jīng)讓人搬進暫時存放貨物的倉庫里陰著了?!?br>
錦繡當即起身:“走,帶本官去瞧瞧?!?br>
到了跟前,錦繡更加確定這東西是橡膠無疑了,拜托的事情總算有了結(jié)果,錦繡心下十分滿意,之前給定王成親禮物的事,也有了眉目,想想橡膠的妙用,結(jié)合定王的性子,錦繡第一個想到了自行車。
自行車的技術(shù)上沒什么難點,就是原材料不好找,一個橡膠輪胎就讓錦繡生出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慨。
至于車鏈子,當下雖無法量產(chǎn),但匠人可以按照要求精心打造,錦繡從來不小看這時代匠人的水平和精神,簡直和當下貧瘠的生活環(huán)境成反比,讓人無法理解。
有了橡膠,錦繡將完整的制作自行車的工藝整理成冊,分三部分交給底下的匠人,等各自完成后,進行拼裝即可。
匠人們雖摸不著頭腦,但摸不著頭腦的事情他們替知州大人做了不是一兩回,時日一久,早就學會不問不說悶頭做事,反正東西做出來,大人從來不會虧待他們就是了。
鏈條和車身還算簡單,都是匠人們熟悉的領域,做的東西雖然陌生,但也能很快上手摸出規(guī)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