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的確有些苦了這個孩子,原本兒子的成績很不錯的,上個重點大學都沒有問題,可家里出了事后讓他跟著分了心,最后只能上了個普通的大學。
而且當初兒子拿著家里借來的七千塊錢去上大學后就再也沒從家里要過一分錢了,甚至還時常寄錢回家。畢業(yè)工作后更是幾乎把每個月的工資都轉回家里了。
雖然兒子每次通電話都說自己又去吃了什么好吃的,去什么景區(qū)玩了好玩的,還賺到了多少錢,讓家里不用操心,但這世上怎么可能有讓你吃喝玩著就把錢給賺了的好事,其中的苦和累肯定不像他說的那么輕松。
說起來,張家一家老小,老的老,弱的弱,小的小,自己又只是一個農村婦人,大兒子幾乎一個人杠起了這大半個家,她這個當媽的怎么可能不心疼。
張傳平跟著也聲音低沉的說道:“你向來有主見,從小就沒讓我們操心過,做的事情我們也搞不懂,你自己心里有數就好。家里雖說幫不上你什么,但是也不會成為你的拖累?!?br>
“這幾年為了還債雖然沒存下多少錢,但家里還是留有一些應急的錢,等下我把卡給你。錢不多,兩三萬塊錢,你看著用吧,想搞點事做開頭手里總得有錢才行?!?br>
奶奶也在旁邊湊熱鬧說道:“對對,我這里還有一點棺材本,等下也拿給你。我乖孫那么厲害,在哪里不能掙到錢,留在家里也好。”
張浩聽到后趕緊說道:“不用,阿奶,爸,我手里有錢,其實我就是意外發(fā)了一筆財,才決定回家發(fā)展的?!?br>
接著張浩就跟家人簡單說了一下自己如何在花鳥市場撿漏,轉手就賣了三十多萬的事。
只不過救活古梅的事不好解釋,就直接替換成說撿漏了一件古董,反正性質也差不多,都是純粹靠運氣的。
說實話,這三十多萬在花城估計連買房子付首付的錢都不夠,即便在農村,很多條件好一點家庭都能拿出來。
所以張浩這點錢還夠不上說“財不露白”的資格,也沒什么好隱瞞的,說出來反而能讓家人安心。
尤其是像張家這樣還在貧困線邊緣掙扎的家庭,告訴家人有這一筆錢,一家人心里的底氣也會更足。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