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的結(jié)果的就是,空間里的靈泉水對于植物的生長有著超乎想象的加成作用。
在空間里用靈泉原液澆灌植物,大概能有三十倍的加成作用,而在外界用靈泉原液澆灌植物的話,就只有二十倍的加成。
不過一旦加入其它的水源,加成作用便會快速的遞減,其中加入水源的水質(zhì)越差,遞減效果就越大。
最佳的配比方案則是按百分之五的濃度,即五份靈泉水,加入九十五份潭水。在空間使用能有五倍的加成作用,到外界使用的話則只有兩倍的加成作用。
當然,這些數(shù)據(jù)都只是張浩通過實驗大致估算出來的,誤差可能會比較大,而且靈泉水中還有很多神奇作用是無法量化測算的,但僅僅是促進植物生長這點就足以證明靈泉水的神奇了。
奈何靈泉水實在太少了,大大限制了張浩對它的利用程度。
照例在空間里篩選壯苗定植,育苗基地里的名貴林木種子發(fā)芽率還可以,出的苗密密麻麻的。但他并沒有全部移植到劃分出來的林地里,而是打算等條件成熟了,就把剩下的樹苗都移植到外界去種。
最后又給空間里的所有植物都澆上一遍弱化版的靈泉水,忙活了兩個多小時,張浩拍拍身上的泥土,把水桶里最后一點水都澆灌了下去,今天的日常工作就算完成一大半了。
靈泉邊上那株葫蘆藤開出來的七朵花骨朵已經(jīng)全部盛開了。
至于什么時候會結(jié)出葫蘆來,那就無法預測了。
張浩看得搖了搖頭,隨后又來到那株綠萼古梅前仔細觀察了一番。
從移栽進空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四天了,這株古梅似乎終于熬了過來,下半部分鹿身狀的主干樁頭倒是看不出什么來,木質(zhì)依舊斑駁嶙峋。
但上部形似鹿角的枝條,已經(jīng)不再干蔫蔫的了,而是恢復了幾分生機,逐漸挺立充盈,甚至在原本花蕾凋落的位置,又重新冒出了一個個米粒大小的嫩綠花芽。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