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何以會這么問?”默了一刻,她開口道。
喬苒道:“大理寺衙門庫房里有一樁百年前的案子?!?br>
大天師“嗯”了一聲,接著道:“說說看呢?”
“庫房有案卷記載永昌十年,當(dāng)時的太師府千金出城上香遇了劫匪,香消玉殞了?!眴誊壅f道,“劫匪據(jù)傳是山西路傳來的劫匪。當(dāng)然不管是不是,這整個大楚也沒有比山西路劫匪更有名的了,路遇的劫匪十個有九個都號稱是來自山西路的。當(dāng)時的大理寺破案神勇,劫匪卻在抓捕的過程中被殺的被殺,自盡的自盡,最后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同年不久后金陵道水患,朝廷賑災(zāi),賑災(zāi)銀途徑山西路被流匪劫走,朝廷派兵剿匪,將士表現(xiàn)神勇,很快便抓了匪首,而后從寨中搜出了賑災(zāi)銀,卻發(fā)現(xiàn)寨中的官銀與劫走的相比多了八千兩。官銀來自永昌九年,太師府千金和匪首被抓則是永昌十年的事?!?br>
“丟官銀的永昌九年,永昌帝當(dāng)時的太子,也就是后來那位近百年來赫赫有名的明君明昌帝在管銀錢的戶部當(dāng)差;抓匪首使得匪首沒撐過暴斃而亡的永昌十年,那位后來的明昌帝在刑部歷練?!?br>
大天師面上的若有所思已轉(zhuǎn)為淡笑:“好了,那些細(xì)節(jié)什么的你便不消說了,我知曉你有見微知著,有一點線索便能抓出一整個故事的本事,如此我倒想聽聽你的猜測,”大天師說著看向眼下除了她二人再無旁人的宮殿,“你放心說便是,今日所言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br>
喬苒抿唇笑了:“好,我信大天師,信張解,也信您的……”女孩子話說到一半,微微挑眉,“掌上明珠?!?br>
掌上明珠?大天師面上笑意頓時盛了不少:“好,你說便是!還是那句話,能答的我定然答,過時不候?!?br>
有了這句承諾,喬苒心中大定,開口道出了那個早已埋在心中的猜測:“根據(jù)永昌帝皇后誕子的線索和日期,我猜當(dāng)時正同后妃爭寵的永昌帝皇后誕下的并非太子,而是一位公主。為保后位,皇后一家便作了一個荒唐的決定,拿太師府的公子換了那位公主。所以,那位后世明君明昌帝根本不是真正的帝脈,而是太師府的公子。”
“自古以來能成大事者必然出手果決,皇后希望明昌帝娶自己的女兒,以保自己的血脈,畢竟侄子再好總不是親生的?!?br>
“且不說明昌帝本人對那位公主喜歡不喜歡,從一個殺伐果斷,不沉溺于兒女情長的君王的角度來看,那位真正的公主身體羸弱,很難誕下子嗣,自然非一國之后的絕佳人選。我猜大抵是皇后的堅決不肯讓步讓他做出了這等決定。這一點上,明昌帝的狠辣無可辯駁,即便用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來遮掩,依然不能掩飾他狠辣的事實。”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