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晉鄙如此做也自然有他的道理。
面對秦軍的騎兵攢射,缺少騎兵的他不可能進行對攻,與其讓秦軍在更廣大的正面隨意地射殺我軍,不如將軍隊收縮,從而縮小正面。如此一來,若是秦軍騎兵來攻,因為空間的減少,我軍的弓弩也隨即有的放矢,雖然不能擊退秦軍,但總歸還是能給秦軍騎兵造成一定的威脅與損失的。
同時,兵力的收縮,也更有利于單兵作戰(zhàn)能力較弱的魏軍對秦軍精銳進行阻擊。
簡單來說,晉鄙的打法就是用空間和魏軍士卒的性命,盡可能地拖延住秦軍攻破后營的時間。
不得不說,作為魏國最后的大將,晉鄙還是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表現(xiàn)出了一名大將該有的風(fēng)范??上?,他的對手是秦軍,令六國側(cè)目的秦軍。
三柱狼煙,徹底地點燃了魏秦兩軍最后的生命之火,而就在魏秦在東南部的主戰(zhàn)場的狼煙下打生打死之時,被圍困在最中心的趙軍也隨著狼煙的號令而動。
沒錯,因為探馬無法觸及太遠,趙括無法得知秦軍的行程情況,擔心秦軍隨時可能折返的趙括選擇了一個最為妥當?shù)臅r間——秦軍對魏軍發(fā)起總攻的時候。
而已如今有限的通訊手段,秦軍想要一令而動,無礙
乎號角、旗幟和狼煙幾種辦法,而結(jié)合午時的狼煙,趙括判斷秦軍極有可能繼續(xù)以狼煙為號,發(fā)起對魏軍的進攻。
于是,「狼煙起,大軍出!」的命令被傳達到了每個趙軍士兵的耳中。
當然,給趙軍士卒的命令不是撤退,而是向北進攻,回長平關(guān)修整!
「打回長平關(guān)」這樣的口號也隨即被傳了出來。只是在明眼人眼里,自然明白:大軍這是要撤退了。當然,有這樣心眼的人,自然也不會輕易將這些話語給說出來。
只是,趙括這樣大張旗鼓地反攻秦軍,顯然將要遭遇秦軍極力的阻擊,損失之大,不戰(zhàn)可知。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