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少塢主,孟津關(guān)不過三千多晉軍,就算全部前來也打不贏秦軍啊。唉,這都是命數(shù),該有此劫啊。”
楊安玄聽人喊“嚴少塢主”,幾可肯定眼前這個漢子便是嚴安之子。
靜靜地聽了一陣眾人議論,知道了這伙人多是從嚴家逃出來的部曲,那個漢子是嚴家塢主之子嚴恪。
嚴恪奉父命帶著族人離開塢堡,來到這里。這個山洞原是嚴家藏糧之所,十分隱秘,為躲避秦軍偵騎,嚴恪把部曲帶到此處躲藏,晚間才出外打探消息,找到逃走的百姓便帶回來。
“聽說裴家二哥裴強也帶了幾百人逃進了山,明日派人四處打探,若能合在一處也有一千多人了,遇到小股的秦軍就滅了他們,報仇血恨。”嚴恪恨恨地擊掌道。
看來這些人是鐵心抗秦的,楊安玄開口道:“合眾人之力,加上孟津關(guān)的援軍,應該可以襲擾秦軍。秦軍不熟地形,愚等可以游擊戰(zhàn)。”
嚴恪詫異地看向楊安玄,問道:“你究竟是何人?”
楊安玄從懷中掏出官印,遞了過去道:“愚乃伏波將軍楊安玄,朝庭派愚率軍增援洛陽?!?br>
嚴恪掃了一眼官印,感興趣地問道:“楊將軍可是出身弘農(nóng)楊家,寫《問月》曲的楊安玄?”
見楊安玄點頭,嚴恪興奮地道:“愚素聞楊將軍大名,沒想到在此遇上。”
接過官印揣回懷中,楊安玄道:“軍情緊急,偃師城十數(shù)萬百姓危在旦夕,咱們還是先商量如何解救他們吧?!?br>
嚴恪臉一紅,道:“楊將軍教訓得是?!?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