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始安是始安!yAn朔是yAn朔!就是不一樣!”
陳成無語,原來地域矛盾可不是在後世才有的,這個時候的人們同樣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榮譽感……
就這樣,一行人順著詩人名錄上記載的位址,來到丁g所在的小鎮(zhèn)上——
陳成向老鄉(xiāng)打聽,這鎮(zhèn)上有沒有一個叫“丁g”的,個子平平,皮膚黑黑,略微有點挫的人,還會舞文弄墨,寫點小詩。
老鄉(xiāng)搖搖頭:你說的這個“丁g”我不知道,但是寫詩的丁g我還真的知道,這娃兒不是個凡人,長得也挺俊俏的,臉蛋b很多nV娃子長得還要別致。
他平時一群也寫詩的少年窩在一棵大榕樹下,每日和他們談詩論文,而且這棵大榕樹下還密密麻麻的掛滿了上百個各種各樣的腰帶。
“腰帶?”陳成和眾少年面面相覷。
這是什麼情況?
難道這些人混到一起,就寬衣解帶,做那種羞羞的事情?
“當然不是!”老鄉(xiāng)一副“你們在想啥”的表情,道出了原委。
話說yAn朔這個地方,交通不便,都是小村落,歷來讀書寫字的人不很多,後來丁g這個孩子——從小是在始安城中讀書的,前兩年回了鄉(xiāng)里,辦起了“義塾”,專門教小孩子讀書認字,後面還有寫詩。
他的詩文漸漸從本地流傳,名氣也越來越大,他和他培養(yǎng)出來的一群人就不停的遭受到附近詩人少年的挑戰(zhàn)。丁g無一例外的都接了。只有很侮辱人的一個附帶要求,輸了的人要留下一腰帶——贏了的話,可以隨便從他手里帶走一根他的腰帶。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