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說鄙視對方,這詩實在是寫得……太扯了……
不要說曾經(jīng)他還是“詩士”了,哪怕你是“詩之力六段”,也不該交出這樣的作品啊,我看還不如小六幾個“詩之力一段”寫的呢……
當然,陳成相信h峻的實力肯定遠在七少之上,問題還是出在“律詩”的T裁上,陳成相信如果讓對方寫“絕句”的話,品質(zhì)肯定能提升不少。
每首律詩的二、三兩聯(lián)即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你不僅要詞語詞X要相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代詞對代詞,虛詞對虛詞——還要言之有物。
如果你沒有東西寫,應(yīng)是湊成兩幅對聯(lián),就好像陳成之前被詬病的“朝……暮……”的懶人范本,寫出來就很容易失分,給人的觀感也十分不佳。
就好像h峻這第二聯(lián)寫的“香風引誘天南客,名氣傳揚地北鄉(xiāng)”,其實就一個意思,一句“聲名遐邇”就完事了,還什麼“天南地北”“香風名氣”,一看就是為了湊成對子才寫的,這詩能好就奇怪了!
再有就是乾隆皇帝最令人惡心的毛病:
lAn用虛詞。
這句“米粉尚需妙手配,鮮滋還應(yīng)細心嘗”,“尚需”“還應(yīng)”完全沒有意義,你說“米粉妙手配,鮮滋細心嘗”,意思不一樣?放在句子中就是y湊五字為七字,然後去掉中間兩字會破壞平仄。
再者頸聯(lián)與首聯(lián)意思重復,一個字用了兩遍,各種毛病不一而足,顯然是沒有細心打磨過。
唯一可以稱道的就是這的確是一首“七言律詩”,起碼的框架是搭建起來了。只是這框架不是很好,真建成了也只能是一座“爛尾樓”……
這詩一看就讓陳成想到後世退休老頭們常寫的“老gT”,大多都是這種無病SHeNY1N,東施效顰的玩意,說他們是乾隆皇帝的徒子徒孫一點毛病都沒有。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