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善遲疑了一下,緊閉著嘴,目光卻是不斷的閃爍著。
當攔水壩和減水壩毀壞,無數的河水從上游沖下來,將自己卷入河水之中。
潘德善就清楚,河道上發(fā)生的這件事情,必須要給朝廷和天下一個交代。
自己是朝廷欽命的河道總督大臣,若要擔責,自己是最好的選擇。
而河道總督衙門里的那些治河官員們。
他們還很年輕,還很稚嫩,還有更大的希望。
只要自己擔下這份罪責,任憑朝廷發(fā)落,便能保下這些年輕的治河官員。只要他們還在,還繼續(xù)留在治河的位子上,總有一天,大明終究也一定是能讓咆孝宣泄了無數年的黃河變得安瀾。
朱允熥澹澹的看了潘德善一眼,嘆氣著微微搖頭。
隨后,他便轉身繼續(xù)沿著河堤往上游走去。
在潘德善身邊的高仰止亦是嘆息一聲,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潘德善看了一眼,默默點頭。
兩人并肩而行。
高仰止低聲道:“潘尚書是個做事的人,也是有擔當的人。若是換作旁人,恐怕在河道出事的那一刻,就會將責任推卸到督造攔水壩、減水壩的官屬身上。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