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一份工錢都是極少,但是靠著積少成多的道理;城中不知道多少的婦人,就是靠著這樣一份給新軍中縫補的工作,就此在這么一個艱難的年頭活了下來。
甚至還養(yǎng)活了家中孩子之余,多少也是存下了一點存糧。
手里有糧、心中不慌,這樣的一個觀念在了這樣的一個民*族百姓的認知中,永遠是最為在意的一點。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很多婦人基于一份感恩的心理。
就算不用那些街道辦的公人們強調(diào),她們在縫補這些衣服的時候,都將針線縫得又緊又密,就是希望這些新軍穿的衣袍,到時候能更為結實和保暖一些。
而對比起了其他婦人縫補質(zhì)量的話,侯家小娘子縫補衣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理由很簡單,她家的男人就是在新軍中服役了,每一次縫補衣服的時候,她都是如同給侯三一般的上心。
不同的是,如今她們給新軍縫制衣袍的時候,總算不用將一些舊衣服改了又改。
得益于商務司的良好運作,大宋各地的布料被商人們流水一般的運送了過來,侯家小娘子此刻用的是一匹上好的麻布,縫制著應該算是大宋制式軍裝的一般紅色戰(zhàn)袍。
可是縫著縫著,忽然間巷子里傳來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迅速地向著她家院子的大門靠近。
本能之中,侯家小娘子就是將手邊一把鋒利的剪刀,就死死地拿在了手里。
原本開封城中的治安那是極好,根本不用擔心安全上的問題。
可是自從重陽節(jié)的第二天開始,朝廷和開封府的公人們,就在城中張貼了榜文,宣布開封城正式進入了那甚‘戰(zhàn)事狀態(tài)’。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