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來,這個未來的北洋通商大臣主管外交和洋務,將是1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咸豐和肅順對此非常重視,坦誠交換了意見。
肅順說:“北洋大臣駐地天津,上任第1件事,便是主持開放登州、營口兩處通商口岸。營口在東北,東北尚未設置行省,沒有官員掣肘。登州在山東,天津位于河北,都算是直隸總督的地盤。
“奴才以為,辦大事需要事權(quán)統(tǒng)1。朝廷1旦設置北洋大臣,足以顯示朝廷提倡洋務、結(jié)交外國的誠意。如果北洋大臣事事受到掣肘,就辦不好洋務、外交,有礙觀瞻。
“奴才建議,不妨讓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F(xiàn)今的直隸總督譚廷襄,是已故帝師杜師傅的女婿,為人老成持重,精力過人,足以勝任北洋大臣之職?!?br>
譚廷襄是浙江山陰人,岳父是杜受田。當年,要不是杜受田傾力相助,咸豐也接不了道光的班。咸豐與杜受田感情很深,杜受田死后,繼續(xù)重用杜受田的兒子杜瀚、女婿譚廷襄。
杜瀚正擔任軍機大臣,是肅順的死黨。因為這層關(guān)系,譚廷襄也被肅順視作自己人。
然而,咸豐卻有自己的考慮。軍興以來,地方督撫興辦團練,掌握了1部分武裝,又大辦厘金,掌握了1部分財權(quán)。地方督撫既掌握軍權(quán),又掌握財權(quán),已有尾大不掉之勢。
直督為疆臣之首,又位于京畿地帶。若再讓他兼任北洋大臣,豈不更加得勢?若他腦后生出反骨,提兵造反,朝廷何以設防?
北洋大臣駐節(jié)天津,直隸總督駐節(jié)保定。兩大臣互相監(jiān)視,互相防備,他們就不敢有異心。
這些小心思,咸豐不便講明,反而說了1個肅順無法拒絕的理由。他說:
“朝廷既要裁撤冗員,就得想辦法安置他們,北洋衙門正可擔此責任。朕打算給北洋大臣1個欽差的身份。有了欽差的名義,北洋大臣辦事方便許多,直隸總督也就不敢橫加掣肘。”
增設衙門安置冗員,正是肅順的建議。他不便出爾反爾,只得附和咸豐,夸贊咸豐英明。
于是,君臣又商量起第1任北洋大臣的人選。咸豐認為,北洋大臣位尊權(quán)重,備受矚目,必須選1個資望足夠、能力出眾、熟悉洋務外務的滿大臣。
只有這樣,才能撫慰滿族官員,彰顯朝廷用人至公至正。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