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的文化水平和組織水平,都遠遠超過了同時期的太平軍、綠營、8旗。
然而,湘軍的組織模式,最終為淮軍和近代軍閥所繼承。直到國民革命軍、紅軍成立后,湘軍組織模式才最終瓦解。
可如今,大敵當前,湘軍面臨滅頂之災。曾國藩憂心忡忡,底下的部隊卻如此不堪,竟為了1個戲劇節(jié)目,對戲子們大打出手。
曾國藩痛心疾首,貼身侍衛(wèi)李金旸亦是義憤填膺。戲臺上的湘軍卻沒認出李金旸的來歷,把他圍在中央,就要圍毆他。
李金旸1身好功夫,左推右擋,把身旁的湘軍11撂倒。湘軍自然不甘心,準備了家伙,就要動刀動槍。
李金旸大喝1聲:“你們睜大狗眼,看看老子是誰?”
哨官見李金旸肩上綴著“巴圖魯”坎肩,便知他來歷不凡,身上必有絕大的戰(zhàn)功。他從地下爬起來,喝止住湘軍兄弟,舉馬燈向李金旸照去。
1看到李金旸臉上的大黑痣,再看他的巴圖魯坎肩,再聯(lián)想到曾國藩駕臨龍港的消息,哨官便猜出了他的身份,跪倒在地,說道:“李大哥,小人有眼不識泰山?!?br>
李金旸瞪了他1眼,1腳把他踹倒在地,罵道:“混賬東西!大帥也來了,你求大帥饒你吧!”
曾國藩鐵青著臉,在趙烈文、劉蓉的陪同下,緩緩向戲臺走去。
湘軍軍紀已壞,曾國藩早有耳聞。只是,令他難過的是,駐軍已經知道他要在龍港過夜,仍然如此4無忌憚。若放在戰(zhàn)時,若自己不在龍港,湘軍豈不要殺人放火了?
湘軍士兵不愛看樣板戲,負責跟隨戲班的軍官也玩忽職守。種種跡象,足以表明湘軍暮氣已重,不論是軍紀還是戰(zhàn)斗力,較成軍之初已經大為下降。
曾國藩走上戲臺。戲臺上下的湘軍,戲班里的戲子,全都跪了下來。他并沒有發(fā)飆,而是親自扶起了戲班里的班頭,說道:
“足下,我這班大頭兵不懂事,沖撞了戲班,還請你見諒?!?br>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