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到京的這段日子,雖說一直在忙著小兒的婚事,但是,親戚間的走動也是有的,不少在京的宗室來王府中拜訪,聊起襄王時,總是流露出畏懼之意,言語之間,對于他的一些手段,也頗為不滿?!?br>
“這些宗子雖是勤勉進學,但是不免有天資不足之輩,然而襄王仗著自己是左宗正,對宗室有管教之權(quán),對這些宗子嚴苛的很,再這么下去,恐怕宗學堂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如此,怕反倒不美?!?br>
“所以,臣以為,襄王的性情,還是需要再繼續(xù)休養(yǎng),若此時他接掌宗人令一職,只怕這些宗子們,會鬧出什么事端?!?br>
不得不說,朱徽煣是個妙人。
在他說出來之前,甚至于朱祁鈺都沒往這個角度去想。
的確,襄王的能力,聲望都無可挑剔,這段時間對宗學的管理也頗為見效,朝中大臣們最滿意的,莫過于這么多皇親貴胄聚在京城里頭,但是,卻沒有鬧出什么欺男霸女的丑聞來。
這對于在大明有真正的刑律豁免權(quán)的宗室來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于朝廷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對于這些在宗學中進學的宗室們來說,襄王可就不是什么賢德之人了。
在這些十幾歲的少年人心里,只怕指不定將襄王罵成什么樣呢!
然而,在朱徽煣說之前,卻沒有人關(guān)注這一點。
所有人都下意識的覺得,宗學就該是這樣的,進學嘛,哪有不吃苦的。
但是,他們忘了,這幫“學子”可不是什么苦哈哈,他們生下來就含著金湯匙,到京城來,也只是為了方便以后承繼爵位,其中真正有心向?qū)W的,十個里能有一個就不錯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