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要調,他們也只能往其他的寺監或六部的五品或六品官職當中調任。
至于考評下等的七品檢討和編修,倒是可以平調入科道。
但是問(wèn)題是,科道缺的是能夠在整飭軍屯當中有所作為的得力大臣,這幫人若是考評下等,調任過(guò)來(lái),不明擺著(zhù)是添堵呢嗎?
王文是看不慣于謙,但是也沒(méi)有到要在這種事情上刻意為難的程度。
事情討論到這種程度,也的確需要天子出面來(lái)敲定了。
于是,朱祁鈺思索了片刻,道。
“庶吉士散館之后,選授一部分,明年春闈當中,再選授一部分,剩下不足的,令朝中三品以上大臣自朝中八品以上官員及監生中舉薦?!?br>
“如今科道官員有一百二十二人,缺額二十八人,此次選授科道,專(zhuān)為兵部整飭軍屯而設,共授官五十人?!?br>
“本次新授科道官員,以一年為期,期滿(mǎn)考績(jì),依照科道員額核定,優(yōu)者擢升,劣者黜落?!?br>
王老大人眼前一亮,有天子這句話(huà),一切就好辦了。
還是那句話(huà),銓選是吏部的老本行,真要選授官員,不是什么難事,朝廷當中別的沒(méi)有,人是一抓一大把。
科道作為僅次于翰林清流的官職,含金量是很高的。
它最大的特點(diǎn),就是兼具京官和地方的兩種屬性。
內容未完,下一頁(y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