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食物,服裝,鞋襪,炮彈,醫(yī)療用品,這些緊急物資都是戰(zhàn)爭一方所急需的。不僅蘇俄提出了這么一份清單,白衛(wèi)軍的高爾察克提出的清單幾乎一樣。只是東北政府并沒有向高爾察克提供商品而已。
此時何銳不得不見了作為英國政府全權代表的駐華公使朱爾典。朱爾典上來就指責何銳,“主席閣下,您對于穩(wěn)定遠東局面并沒有盡力!”
何銳看著朱爾典老頭子那裝出來的官方嚴肅神色,心里面覺得很搞笑。若是朱爾典沒有套上英國政府全權代表的頭銜,何銳根本就不會親自見朱爾典。
但事情到了這個時候,何銳耐著性子聽完朱爾典講述了大英帝國政府的態(tài)度,然后答道:“朱爾典閣下,從官方角度,你應該去見民國的大總統(tǒng)徐世昌閣下。我一個地方政府,你對我說什么都沒用。”
朱爾典當然知道何銳說的沒錯,但是當下大英帝國也有些抓瞎。在何銳登上中國政治舞臺之前,大英帝國習慣把中國分為北中國與南中國兩塊,現(xiàn)在又把北中國分為‘滿蒙’與北中國。滿蒙地區(qū)已經(jīng)是中國的三大勢力之一,甚至被認為潛力不亞于整個南中國。
剛過去的1920年,北方大旱,占領江浙等地的直系軍閥們見到北中國軍閥頭子段祺瑞實力受損,所以一直想進攻段祺瑞。但是何銳在中國政治上始終一言不發(fā),態(tài)度曖昧。而且直系軍閥認為何銳本人是從段祺瑞那里得到的四平督軍一職,只怕說服不了何銳。就轉而希望得到英國的支持。
英國對于是否支持直系軍閥倒是無所謂,但是段祺瑞一旦失敗,會對中國局面造成巨大的影響。這是英國不愿意看到的。動蕩的局勢,快速改變的政治結構,對英國現(xiàn)有利益并無好處。
而且英國也不清楚何銳的態(tài)度。現(xiàn)在段祺瑞的皖系的確遭遇到巨大困難,單純從軍事方面應該不是占據(jù)江浙的直系軍閥對手。但是何銳一旦趁著皖系戰(zhàn)敗,政權動搖的機會出兵山海關,驅逐直系,成為民國大總統(tǒng)。整個北中國就會統(tǒng)一在這位年輕的大軍閥手中。全新的北中國將對南中國擁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何銳很可能借機南下,統(tǒng)一整個中國。
英國絕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此時朱爾典見何銳還是一副就事論事的模樣,只覺得何銳看上去很可惡。一個年輕人不該是意氣風發(fā),敢說敢干么?為什么何銳這個31歲的年輕人,竟然比中國最奸猾的老官僚看上去更奸猾老到呢?
就在朱爾典內心有些焦急的時候,就見何銳展顏一笑,“朱爾典閣下,我們大概是在官方角度達成了共識。作為朋友,我有朋友想說的話。您想聽聽么?”
朱爾典愣了愣,轉頭看了看翻譯與記錄員,然后才轉回頭。如果何銳以私人身份所說的話,當然會在報告里出現(xiàn),但是不會記錄在官方文件中。方才轉頭就是示意給翻譯與記錄員,省的這幫人沒聽清,做出錯誤的記錄。
“主席閣下有什么建議?”朱爾典問。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