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是冰冷與黑暗,天空有一束光落在華生的身上,讓他能夠感受到天地的溫暖,而不被黑暗吞噬,不被火焰燒成灰燼。
只是他依舊無法醒過來,依舊在飛渡彼岸的苦海里掙扎。于是他感覺到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光明,一邊是黑暗……那些苦海里的煞氣要將他吞噬,天空的一束金光卻告訴他前面不遠處就是彼岸。
要爭渡,要飛渡。當(dāng)下?lián)Q成任何一個人,只怕都要沉溺在那苦海濃濃的煞氣之中。
就像是那些沾上過溫柔鄉(xiāng)的人,想要從那溫柔的夢中醒來,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當(dāng)下的華生不是,夢里的他開始捏著一把小刀,手里捏著一根細小的枯枝,他要雕刻佛經(jīng)。
他用這把風(fēng)月之刀,雕刻他生命中的時光,將每一個金光閃閃的佛經(jīng),雕刻進他的血肉骨骼之中。
……月上中天,破境后的老人搬了桌子靜坐屋檐底下。嗅著滿園的花香,煮了一壺靈茶,卻怔怔地望著華生的房間,發(fā)起呆來。
老人眼中的華生,雖然躺在床上,卻如趺坐佛臺的金剛一樣。不同的是,當(dāng)下的金剛一半是黑霧彌漫,一半是金光閃閃,淡淡的佛光往屋往蔓延,往屋檐下的老人蔓延而來。
老人想起華生說的那些話,忍不住搖搖頭,端著一杯靈茶苦笑不已。便是煞氣入體,依舊不能將面前的少年完全吞噬。
一邊是光明,一邊是黑暗。一邊是神佛,一邊是惡魔。那又如何?人人心里都住著一個惡魔,只是世人不自知而已,老人這樣的已經(jīng)看到飛升的人,卻明白這個道理。
在云起寺修行了無數(shù)年的佛法,華生自然是要回到佛陀的身邊,以無上的佛法,化去昆侖的惡魔了。
想到昆侖山上的姜一劍,想到書院的長老,想到伽師皇城的師太和糊涂的皇帝。
老人嘆了又嘆,心道今日你們苦苦相逼,只怕真的如華生所說,有朝一日惡魔出世,將沒有人來搭救你們。
在老人眼里,當(dāng)下的華生一半身體是黑霧彌漫,一半身體是金光閃耀。
涇渭分明,誰也拿誰沒有一點辦法。看在老人的眼里,卻讓他有一種一念入佛,一念入魔的錯覺。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