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緊了緊痛后的重劍,欲要再踏一步的時(shí)候,耳邊響起了一道聲音:“我回來了?!?br>
睜眼一看,卻是年約六歲的妹妹手里握著一張木弓,拎著一只野兔走了進(jìn)來。
妹妹比眼下要小了許多,臉上的神情卻跟現(xiàn)在大不相同,臉上有凝重、驕傲、還有一絲擔(dān)心。
華生知道,妹妹是在替自己無法修行擔(dān)心。
擔(dān)心有一天去了鳳凰山,爹娘要做生意,沒有人能照顧自己。
天色已晚,華生在堂堂里生了一堆火,看著妹妹問道:“妹妹,今天收獲怎么樣?”
“不錯(cuò),一會(huì)可以煮兔子肉吃了。”華玉說道。
華生深深地吸了一口并不存在的真氣,空空如也的丹田讓他存不住一絲的真氣,伸手接過妹妹手里野兔說:“妹妹歇會(huì),我去整?!?br>
“嗯,我去洗把臉,一會(huì)來幫哥哥的忙?!?br>
華玉雖小,卻也從爹娘那里得知哥哥的痛苦之處,這些日子全家都在想辦法幫哥哥治好身體。
一家人都是修士,少了哥哥可不成。
直到華玉盞上燈,華生煮了一大鍋兔子肉,也不見爹娘回家,不由得有些著急了。
忍不住看著華玉問道:“妹妹,爹娘怎么還不回家,這天黑都這么久了,這月黑月急如何看路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