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是工具,器是容器。道有主動性,器為被動性。道是思想,器為身體?!?br>
“道是智慧,修行只是工具,道是君子所追求的,不拘泥執(zhí)著于追求知識,不拘泥執(zhí)著于術語,才能使‘道’通達清澈?!?br>
李夜點了點頭,表示有些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先生看了他一眼,微笑著說:““普通修行者只看到了修行境界的高低,卻忘記了修行本身是工具不是目的,求知的目的是致‘道’?!?br>
“這就是至道無難的’道‘么?”李夜看著先生怔怔地問道。
“若專攻一才一藝而不及其身家性命,不可稱為君子。君子居仁由義,在君王這位能致民安樂和順,在下位則獨行其道修身齊家?!?br>
“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才是真正的大修行者?!?br>
先生沒有馬上回答他,而是繼續(xù)跟他講述起來。
“我修行經(jīng)年,雖然悟到了一些道理,我簡單地將修行的道理分為三個階段?!?br>
“哪三個?”李夜問道。
“其一君子有器,其二君子能器,其三君子不器!道是無形的,器是有形的,有形便會有窮盡,而大道無形則能容納萬千!每個修行者都會有自己的道,每條道都會有不同的選擇?!?br>
先生瞪了他一眼,意思是我正說話呢,你打亂我的思路!
李夜嘿嘿一笑,摸著后腦勺笑了起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