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曰本政府前往那些經濟小國,提供經濟援助,他們要什么,曰本就給什么,只是為了把他們拉進iwc,然后獲得投票支持,21世紀的捕鯨行業(yè)就是這么運轉的?!?br>
李哲躍躍欲試,他看向老師:“老師,我想向安提瓜和巴布達問個問題行不行?!?br>
李哲的老師沉思了一下,點點頭。
得到準許的李哲一下子來了精神,等到圣基茨和尼維斯代表講話結束,不等曰本代表繼續(xù)開口,一下子站了起來,他看向安提瓜的代表:“我想請問一下安提瓜和巴布達的代表,你們支持曰本漁民捕鯨,是為了什么,據我所知,曰本漁業(yè)資源之豐富,好像不需要靠捕鯨維持吧?”
“額,嗯,我覺得,捕鯨的根本目的不是它們本身存在的價值,而是因為鯨魚對漁業(yè)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它們胃口太大了,導致了漁民捕捉不到魚,所以才要捕鯨?!?br>
聽到安提瓜代表遲疑與用詞,森下助二就感覺到了不妙,連忙讓手下起身補充:“沒錯,鯨類這般巡游性捕食生存的動物其活動空間并不局限于哪一國的海域,對海域相連的臨近國漁業(yè)帶來的影響是難分彼此的?!?br>
“我想寒國代表也是這么想的,鯨類,不僅是大群的海豚,尤其是須鯨的主食為幼小魚蝦苗,假如任由食量驚人的鯨類在近海出沒,對漁業(yè)資源本已匱乏的現狀將會雪上加霜?!?br>
“果真如此嗎”李哲針鋒相對,“目前全球海洋的鯨類數量之多已威脅到了海洋生態(tài)平衡的地步”
“現如今全球不到20萬數級的鯨類,相對于鼎盛時期百萬以上的數量級,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我國東海、黃海、渤海灣等近海區(qū)近年甚至就沒出現過幾回鯨,如果按你的說法,難分彼此,為什么我國就沒有影響了呢?”
“殺掉食物鏈頂端的,就可以保護增加下端的,不過是無生態(tài)平衡觀念的無腦粗暴邏輯而已?!?br>
“自然生態(tài),物種平衡共生才是繁榮的唯一途徑,其他皆為歧途。食物鏈是一個閉環(huán),而不是一條線。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鯨,是實現食物鏈閉環(huán)的關鍵角色?!?br>
李哲侃侃而談,曰本代表有些促襟見肘,急忙道:“我們不否認鯨的生態(tài)地位,但我們的捕鯨目的是取代鯨,成為海洋食物鏈頂端角色。這不就閉環(huán)了嗎”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